Rechercher dans ce blog

Tuesday, August 30, 2022

社評:開學做好防疫準備打第三針事不宜遲- 20220831 - 社評 - 明報新聞網

暫停面授影響大

當局須設法避免

新冠變異病毒株Omicron BA.4和BA.5在香港成為主流,數據分析推算,單是BA.5已佔感染個案46%,超越今年初第五波高峰期流行的BA.2.2。BA.4和BA.5傳播力之強,甚於BA.2.2,近期本港疫情加劇,與這兩款變異病毒株蔓延息息相關。最近兩周,本地每日新增感染個案急增近倍,達到8000至9000宗水平,政府專家顧問根據外國經驗,估計BA.4和BA.5佔感染個案比例將增至八九成,屆時疫情才會回落,意味今輪疫情遠未見頂,每日新增感染人數,未來一兩個月有可能升見1.5萬至2萬宗水平。全港學生要在疫情復熾下開學,難言理想,然而暫停面授改上網課,絕對是下下之策。

香港付出沉重代價,捱過今年初疫情高峰,近月再踏復常之路,社會上下不想見到防疫措施再度收緊,中小學課堂面授,尤其不能走回頭路。疫下學校課時減少,面授教育時斷時續,不僅嚴重影響教學進度,亦妨礙學生過正常校園生活及參與課外活動,不利人際關係發展。面授課堂非網課所能取代,觀乎暑假前的情况,學生感染比率與其他人口相比,並無太大分別,亦無爆發大型學校群組,只要做好防疫工夫,學校環境其實相對安全。政府強調精準防疫,一刀切暫停面授課堂,必須設法避免。

當然,全港尚有數以十萬計長幼未打夠針,3至11歲兒童兩針接種率只得66%,3歲以下接種過新冠疫苗的幼兒,更只得一成。部分家庭一家數口,子女既有中學生,亦有小學生甚至幼兒,一旦有人染疫,隨時舉家中招,危及未打夠針的家庭成員。本港中小學未嘗在每日新增感染個案過萬的情况下面授上課,新一輪疫情來勢洶洶,對學校是一次考驗,小心駛得萬年船,校園迎接新學年,防疫工夫可以做得更好。

今年5月全港中小學陸續恢復半日面授,學生每天上課前做快測,已成指定動作。暑假將盡,開課在即,教育局促請全港中小學師生職員,提早於開學前兩日起做快測,旨在盡早找出陽性個案,減低染疫師生將病毒帶回學校的風險,雖然無法保證滴水不漏,但作為防禦措施,有做總好過不做,論代價和不便,其實亦相當有限。

與小學生相比,中學生整體疫苗接種率,無疑較為理想。現時本港12至19歲青少年兩針率超過95%,根據政府規定,個別中學的師生疫苗接種情况若達指定門檻,校方可以申請將半日面授改為全日面授。教育局資料顯示,上學年申請恢復全日面授的中學,合共242間,它們皆達到當局的要求,即所有教職員皆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,以及全校或相關級別學生有九成完成兩針接種。鑑於近期疫情復熾,教育局向全港中學發出開學指引,提出多項防疫把關措施,除了每月透過問卷了解各校師生接種率、推出「學校疫苗接種」嘉許計劃鼓勵打針,還提高了恢復全日面授的打針門檻。11月起,全港中學若想申請或繼續全日面授,全校或相關級別學生要有九成打足三針。

中學生課業繁重,愈早恢復全日面授愈好;高中生要準備應付DSE,全日面授尤其重要。現時一般市民光顧食肆,必須有疫苗通行證,證明打足三針。全日面授意味不少學生可能會外出午膳,從劃一要求的角度,當局將全日面授打針門檻,與疫苗通要求看齊,亦屬合理。新冠疫苗無法防止感染,但打夠針的感染者,病毒量一般較低,對他人危害相對亦低一些。現在距離第五波疫情最高峰差不多有半年,不少康復者的抗體水平已顯著回落,未打第三針的人,應該早日接種加強保護。本港12至19歲青少年三針率目前只有53%,未算理想,當局以三針作為全日面授門檻,除了有助校園抗疫,更可幫香港「谷針」,鞏固防疫屏障。

鼓勵中學生打針

鞏固港防疫屏障

世衛日前公布,根據各地官方數字,今年以來,全球疫下亡魂突破100萬,形容這不是「負責任」的與病毒共存。香港抗疫不愁無針,關鍵是如何盡量提高疫苗接種率。對於已打兩針的中學生而言,說服他們打第三針,相信不會有很大困難,惟小部分家長及學生對打針仍有疑慮,當局應一邊說之以理,一邊設法提供誘因,鼓勵打針。容許學生除口罩參加課外活動,例如吹奏樂器或游泳等,是鼓勵學生打針的誘因。當局是否需要因應疫情復熾,一刀切停止所有除口罩的學校課外活動,可以視乎開學後的情况,謀定而後動。

歡迎回應 editorial@mingpao.com

Adblock test (Why?)


社評:開學做好防疫準備打第三針事不宜遲- 20220831 - 社評 - 明報新聞網
Read More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霍華德:我會回家然後準備下一戰 - Yahoo奇摩新聞

[unable to retrieve full-text content] 霍華德:我會回家然後準備下一戰    Yahoo奇摩新聞 霍華德:我會回家然後準備下一戰 - Yahoo奇摩新聞 Read More